行業知識
400-800-9259
有疑惑,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?
老工廠改造中的布局規劃怎么做?
來源:必旺智能2025-11-04
在制造業轉型升級背景下,眾多老工廠深陷生產效率低、物流擁堵、空間浪費及適配不了智能化設備等困境。布局規劃作為老工廠改造的核心,絕非簡單的設備移位或空間翻新,而是生產要素的系統性重構,是破解發展瓶頸的關鍵。相較于新工廠布局的“白紙作畫”,老工廠改造更需兼顧歷史問題解決與未來需求適配,考驗規劃者的全局思維。
全面的前期調研是布局規劃的基礎。老工廠常存在圖紙與實際不符、隱蔽工程復雜等問題,跳過調研易致方案脫離實際。需組建生產、物流、設備等多部門專項小組開展調研:一方面,勘查記錄設備分布、物料流向等數據,分析流程交叉、搬運冗余等痛點;另一方面,結合企業戰略明確產能提升、產品調整、智能化升級等目標,為規劃錨定方向。
堅守適配性與前瞻性原則是成功關鍵。流程優化需貼合現有建筑結構,以核心生產鏈路為軸重排工序,實現關鍵流程單向流動。如某機械老工廠拆除冗余隔墻,串聯分散工序,相鄰設置質檢與裝配區,大幅縮短搬運距離、降低返工率。物流高效聚焦存量空間利用,采用“窄通道+高位貨架”提升倉儲效率,區分人車通道,在工序旁設臨時存儲區,改造裝卸貨平臺銜接內外物流。
柔性布局對老工廠尤為重要。改造難以一蹴而就,需預留彈性空間:采用模塊化設計劃分獨立生產單元,便于調整設備布局;預留車間閑置區域供新增產線或設備使用;提前預留AGV路徑、機器人作業空間等,適配后續智能化改造。同時,需解決消防堵塞、通風不足等歷史問題,增設應急通道、隔離環保處理區,確保符合安全法規。
科學實施策略保障規劃落地。老工廠常需邊生產邊改造,應遵循“先輔助后核心、先局部后整體”原則:先改造倉庫等輔助區域保障物料周轉,再以非關鍵生產線試點,驗證后推廣。實施中建立動態調整機制,及時優化問題;改造后通過試運行對比效率、成本等指標,收集反饋優化細節。
某汽車零部件老工廠改造頗具借鑒意義。該廠布局零散、物流交叉、適配不了自動化設備。規劃團隊整合分散車間為核心生產區,按流程重排設備;將平庫改成立體倉庫,拓寬通道并引入AGV;預留空間供新增機器人工作站。改造后生產效率大幅提升,成本顯著降低,成功接入新能源零部件供應鏈。
老工廠布局規劃是存量優化與戰略布局的結合。需以調研為基,堅守適配、高效、柔性、安全原則,配合科學實施策略,才能讓老工廠擺脫桎梏,在高質量發展中重煥生機。
成功案例
選擇上海必旺
開啟您的智能制造模式 ,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
免費獲取方案報價
(1)_20230519.png)

400-800-9259

.jpg)

返回列表




